| Contact Us | CHT | Mobile | Wechat | Weibo | Search:
Welcome Visitors | 登录 | 免费注册 | 忘记了密码 |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

Home

温哥华资讯

Realty

Education

Finance

Immigrants

Yellow Page

Travel

中国渐成"厌童"社会 带娃坐高铁怕

QR Code
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,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... 图标,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谢谢!



安安静静的模范小孩?不存在的

凤凰WEEKLY上一次讨论年轻人“厌童”现象,文章里这样写道,


世界已被一分为二。

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之间,仿佛出现了一道天堑,两拨人不同观点互不理解,在各自的立场上水火不容。

而两边和解的发生场景仅限于:年轻人真的去生一个孩子。

是真的。

每一个家长,都会了解高铁告示的不合理之处。

滚动的广播好像在说这样一条规则:

if孩子的状态=安静,then大家可以坐在座位上;

if孩子的状态=吵闹,then请家长带孩子到车厢连接处。

这次带小孩做高铁,我就深刻地理解到,小孩是一个人啊,human being!他不是个玩具,他没有开关。

小孩永远在薛定谔的安静状态。

当你没有在观测他,他可能在安安静静地玩玩具、看窗外;


当你开始关心他,担忧有情况要发生,他可能就真的变成了状况外了,开始有层出不穷的新诉求。

我的小孩两岁,正在学说话的时候,他在高铁上反反复复地跟我讲一个字,“走”。大概过了十分钟,我才搞懂,并不是要一起走,他在说“高铁走了、火车开了”。

此刻的我,十分后悔买了一等座,周遭的商务人士看起来还有几千万的生意电话要打。而这时候如果硬抱小孩去火车连接处,只怕会引发更大的尖叫噪音。

“厌童”相关文章的评论区,总有人辩白说,他们不是讨厌小孩,只讨厌熊孩子。


更有人会美化童年的自己,说“自己小时候从来没有无理哭闹过”、“一张纸就能玩一整天。”

恕我直言,人的记忆真的不太准确,而且,1-3岁、4-6岁、7-12岁,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不一样。

这世界上,不存在这样的二分法:熊孩子,和非熊孩子。如果是,那我们大可以在票务方面做一些文章。

只有一种孩子——是孩子就会熊,今天不熊,明天也会熊。

因为小孩成长的每一天,都是新的挑战。

每一天会发生什么,用怎样的心情去面对,都是一次随机试验。

为了应对孩子尖叫期的问题,我盲买过一本绘本,《我大喊大叫的一天》。

结果这本书里并没有讲整治尖叫熊孩子的办法,书的结尾是这样的:


不错的新闻,我要点赞    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,等着您的高见呢
Note:
  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,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!
  • _VIEW_NEWS_FULL
    _RELATED_NEWS:
    _RELATED_NEWS_MORE:
    _POSTMYCOMMENT:
    Comment:
    Security Code:
  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

    Page Generation: 0.0302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8 Secon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