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畢加索私生子人生落幕 操勞一生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


畢加索到死前都不肯承認克勞德和帕洛瑪,但諷刺的是,克勞德最終成為畢加索遺留的全權管理人。

1989年,“畢加索繼承戰”的結果又發生了變化——巴黎法院將畢加索遺作的管理權全部判給克勞德,版權、復制權、商標權通通歸他所有。


就這樣,克勞德最終成為畢加索遺留作品的全權管理人。



大概是繼承了父母的藝術基因,克勞德年輕時曾經做過攝影記者,後來做過導演、視覺藝術家等工作,都和藝術關聯度極高。

不過他大部分的精力都用來打理、照料畢加索留存下來的四萬五千多件作,其中包括1885張油畫、1228座雕塑、7089張素描、30000余件版畫以及數百萬現金。

盤點父親作品時,克勞德曾感歎說:“我們必須得把帝國大廈租下來,才能裝下所有的作品。”


不過,克勞德的事業並非一帆風順,他時時需要面對來自於家族其他成員的壓力,沖突時有發生。




1999年,克勞德將畢加索的簽名和名字使用權賣給了雪鐵龍公司,他的侄女瑪麗娜公開批評他“不尊重天才”,濫用畢加索的名氣。

其實,克勞德並非被指責的那樣不愛惜羽毛,事實上,他非常注重畢加索的名譽。

2014年,他與法國政府就巴黎畢加索博物館重新開放的安排鬧翻。

博物館閉館裝修擴建完成後,原定於5月重開,但法國文化部早前突然以警衛不足為由,把重開日期押後到9月中。克勞德批評當局此舉難以接受,認為是對畢加索的侮辱。

2018年,克勞德曾批評巴黎的畢加索博物館出借太多作品,舉辦了大量“沒有必要”的畢加索展覽,非常不倫不類,除了濫用畢加索的名號之外,沒有起到任何作用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7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