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五位養老院院長經營自述:這不是一門賺錢的生意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今年我們遇到的一個現象是,一些長期入住在養老機構的老人被家屬接回家中養老,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員失業,因此想節省開支——選擇在家養老。今年退院回家的老人數量比去年明顯增多。


以我們在某個二線城市的養老院為例,該養老院所在的區域共有六個街道。大部分養老機構的入住人數相較於去年和前年都有所減少,每家養老院減少的人數在30到80人之間。

我們也想通過各種渠道提升機構入住率,但養老機構的營銷宣傳渠道相對比較有限。我們沒有足夠的資金在營銷方面進行投入——線上只能通過自營的抖音視頻號做宣傳;線下則主要通過入住老人家屬“口口相傳”的方式。


除此之外,養老機構還面臨一項重要的發展瓶頸,即缺乏專業的養老服務人才。這使得整個養老行業服務水平普遍不高。

養老服務人才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:首先是一線的技能型服務人才,例如護理員和醫護人員。如果一線護理人員都是年齡偏高、學歷偏低、文化層次偏低的群體,那麼專業照護就無從談起。在歐美國家,一線護理服務人員多數是科班出身,但在中國,近五年來這一目標還難以實現,即使是在上海等一線城市也是如此。國內的養老機構普遍存在照護人員“一高兩低”的現狀,這制約了養老服務水平的提升。

其次是養老院中高層管理人員。在當前的工資待遇水平下,招聘有管理能力、有專業技能、有責任心的管理人員很難。例如,在珠三角地區的養老機構,一個院長的工資基本上在2萬-3萬元/月,中層幹部則在1萬元/月以上。相比於其他行業,中層幹部這樣的工資水平並不高。但養老機構本身就是微利行業,這樣的工資待遇已經讓我們的成本壓力很大。

此外,我也想呼吁一下,我們需要更加關注老年人群體的心理健康

相比10年前,普通大眾對機構養老的認知顯著提高,比如意識到失能老人應該要進養老機構得到更專業的照顧,這是好的變化。但隨著老年人群體數量逐漸增長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,除了關注老人們基礎的衣食住行,還應該更多關注到老年人內心的需求。

坦率地說,中國養老機構在關注老年人心理、滿足他們的精神需求方面,還遠遠不夠。當然,這方面的服務會產生相應的成本,完全由老年人、機構或政府來承擔並不現實,需要家庭、企業和政府共同參與,形成合力。通過這種方式,我們可以營造一個對老人友善的社會氛圍,提高大眾對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認識。

對於老人自己而言,也要有一種積極的心態,不要覺得老了就廢了,就與社會完全隔離了,家庭成員應該給予老人晚年生活更多的包容。


總而言之,雖然當下面臨諸多困境,我們對於養老行業未來的發展還是比較有信心。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,重度失能老人或者失去家庭成員護理的老人數也不斷上漲,對於他們,養老機構的護理是剛需。

朱浩:期待養老行業更好的營商環境

我在北京運營多家社區養老服務驛站。熬過三年疫情後,雖然上半年養老驛站入住率並不理想,但總體一直處於穩步上升階段,最近一兩個月增長尤其快速。


相比於傳統的養老機構,我們養老驛站的優點是直接嵌入到社區裡,貼近社區老人,老人能在熟悉的社區裡獲得養老護理服務。今年下半年,我們實現了近幾年養老驛站的入住高峰。這也說明在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的背景下,整體養老需求量是在不斷上升的。

對於所有養老機構而言,今年其實相當於“大病初愈”的第一年,整體處於一個緩慢的恢復階段。在這個過程中,一些新的困擾也隨之而來。

可以明顯感覺到,今年相關部門對養老機構的監管力度比以前加強了。由於疫情三年,養老機構基本處於封控管理,相關部門難以進入一些零散型的養老機構進行實地監管。疊加近一年來,個別養老機構發生了消防安全事故,因此今年以來養老機構受到了非常多的檢查,相關部門對機構設備、人員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高。

對於我們而言,入住率提升幫助機構增加了營收,但合規改造也導致成本在快速提升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的內心還是比較煎熬。三年疫情,養老從業者的“委屈”還沒有完全排解,剛想趁今年恢復元氣,但一輪又一輪地檢查開始找上門來,這可能會讓一批機構運營者選擇離開養老行業。政府部門還是應該對養老機構加大培育力度,讓行業能夠健康持續的發展。

除此之外,我們也希望政府部門創造更好的“為老營商環境”。養老服務是一個大概念,牽扯多個環節,比如養老服務、醫療服務、適老化改造、老年用品。如果能夠更好地連接起養老服務的各個環節,企業間群策群力,促進養老行業的蓬勃發展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3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