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Contact Us | CHT | Mobile | Wechat | Weibo | Search:
Welcome Visitors | 登录 | 免费注册 | 忘记了密码 |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

Home

温哥华资讯

Realty

Education

Finance

Immigrants

Yellow Page

Travel

陈丹青:你撞上哪个时代,就得扛着

QR Code
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,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... 图标,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谢谢!
十年前,羊城晚报授意一位作者写文章质疑木心,交稿后,编辑嫌太温和,加了个耸动的标题:《木心:被高估的大师》。这位作者事后告诉我,题目不是他写的。同年,《文学回忆录》得羊城晚报年度散文奖,我去领奖,对擅加标题的编辑说:一会儿上台致辞,能不能提这标题的来源。他力劝我不要提,看他一脸惊恐,我心软了,就没提。


他大笔一挥加标题时,为什么不惊恐呢?

中文另有一说,叫做“攻其一点,不及其余。”至少得有那个“一点”,但“绘画已死”不是我的点。


请原谅我扯这么多,听上去像是辩解(仿佛抵赖),辩解是无聊的。我知道你没有恶意,但世上的一片糊涂账,就因为这类话语和传播。我不会上网查看,不知道有没有争议。倘若有,大致如你一样,一听就信,就发疑问。

但我确凿痛骂国内的素描考试,不遗余力攻击之——那和“绘画已死”是两个不同的命题——当然,学院教素描的老师痛恨我,我因此被骂,活该,因为我一直会“坚称”素描考试乃荒谬之事。

ARDBL:如果绘画已死,那么艺术之中有哪些是活着且活得好好的呢?


陈丹青:上面说了,“绘画已死”与我无涉。但我在《局部》第一季第十六集关于杜尚的谈论中“坚称”,现在不是绘画的世纪(还用说吗?百年以来,影像、影视、AI,一步步将绘画逼到边缘),而是谈论绘画的好时候。

为什么呢,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,轻易分享世界各国绘画经典的高清图像,从未像今天这样满世界飞来飞去,进入各国博物馆美术馆。人见了艺术,就想说话,议论,品评。而绘画必须在进入历史后,才可能被中肯地认知,就像人死后才能被公正地看待。


ARTDBL:现在的你对于绘画的理解,和当年从无知中出发的自己对于绘画的理解,有何不同吗?

陈丹青:我仍然不知道是否理解绘画。我对各种艺术都不理解。当音乐厅的第一组和声响起来,我仍然会惊讶:世上怎会有如此好听的声音——这是无法理解之事。

ARTDBL:作为一名画家,你在绘画中得到最大的“好”是什么?

陈丹青:哄骗我度过大半生,自以为快乐。
不错的新闻,我要点赞     还没人说话啊,我想来说几句
Prev Page123456Next Page
Note:
  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,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!
  • _VIEW_NEWS_FULL
    _RELATED_NEWS:
    _RELATED_NEWS_MORE:
    _POSTMYCOMMENT:
    Comment:
    Security Code:
   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

    Page Generation: 0.0328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31 Second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