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橫店: "童漂"卷在橫店 砸幾十萬沒存在感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演員這條路,三年是一個坎,最後留下的一批,往往是配合度高的家長和小朋友。


兒童經紀人的分成模式,也助推著這條流水線的運轉。

“相比成人經紀,片酬低的兒童經紀賺的是走量的錢,也就是分約。目前市場上的劇,兒童戲份不多,單靠全約的片酬分成,根本賺不到多少錢。”妙妙說。


妙妙在這行已經有五六年的資歷,簽全約的孩子僅有個位數,簽代理的數量比全約多。她表示,在橫店,一家兒童經紀公司,可以同時代理多達上千個孩子。

“一些兒童經紀公司的目的就是為了賺錢,甚至家長掏錢就能進,怎麼能指望能選出好苗子呢?”一位業內人士認為,這是目前小演員選拔的一大痛點。

在流水線之下,小演員想要出頭更難,這也讓家長的態度時刻發生變化。很多家長的底線是不帶資進組,但他們也在猶豫,如果哪天遇到一個特別好的班底,或者能和自己喜歡的演員合作,帶資金額也在能力范圍內,是不是也可以考慮花錢搏一搏?



當“童漂”值得嗎?

剛入行時,很多家庭的想法很簡單,運氣好點,能像童星楊恩又一樣,因為探班被導演發掘,然後又得到一部大火的片子,一躍成名。運氣差一點,成不了明星,就全當花錢陪孩子在劇組鍛煉。但隨著投入的增加,他們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:這條路,值得嗎?

從賺錢的角度來說,家長們的共識是,小演員這行屬於高投入低回報,甚至零回報。特別是前期,很多家庭都是不計成本地投入,其中大頭是資源費,也就是和經紀機構的簽約費、帶資進組的費用。

其次是往來劇組的機票、車票等路費,和一些需要打點的人情費。比如經紀人或者關系還不錯的制片人、導演把機會給到自家孩子,媽媽們會准備些小禮物或者請客吃飯,如果對方要來家附近的景點玩,媽媽們也會安排妥當。


至於食宿,反而在總體的支出中不算大額。大部分劇組都提供盒飯,在橫店租房每月一般不超1000元。

豆苗媽媽常駐橫店的幾個月根本沒想過賺錢,用她的話說,拍戲頂多賺點給孩子買玩具的錢,想平衡掉食宿酒店路費花銷根本不可能。

小丫媽媽這兩年為了孩子拍戲,已經投入了近五十萬。

妙妙發現,現在入行的小演員,基本上都不是普通的工薪家庭,而且有父母一方全職帶娃,能隨時隨地跑劇組。家境普通一點的,最後大多以退圈收場。


但這個行業的殘酷在於,砸錢也不一定能百分百有收獲,好的角色也靠運氣。

在經歷了這一年跑組後,小豆苗雖然已經有了一些作品,媽媽每天也很拼地帶孩子進組找機會,但他們不再抱著一飛沖天的想法勇闖演藝圈,更多是想多走多看。至於能堅持多久,豆苗媽媽不知道。小丫媽媽這幾年的體會是,如果一個家庭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,最好是把錢留給孩子學習或者旅游

豆苗媽媽看到過身邊有很多家長,由於接受不了這種落差,情緒幾度崩潰,她慶幸自己之前做過幾年生意,能接受這種起伏。

時間久了,媽媽們的心態被一次次磨平,不再計算投入回報比。

而隨著“童漂”群體受到關注,社會上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。

劇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影響嗎?長時間地熬夜,會不會對孩子健康造成傷害?拍戲不會影響學習嗎?

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50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09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