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广告联系 | 繁体版 | 手机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欢迎您 游客 | 登录 | 免费注册 | 忘记了密码 |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

首页

温哥华资讯

温哥华地产

温哥华教育

温哥华财税

新移民/招聘

黄页/二手

旅游

中国妈妈总这么累 到底是被谁逼的?

QR Code
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,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... 图标,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谢谢!



“城市女性所面临的作为母亲的普遍困境,或在每个个体上都是复杂而幽微的。”泓舟写道。只有先了解一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,生活重心会发生什么不可逆转的改变,人们面对那些“成为母亲”或者“不成为母亲”的选择时,才会更有底气和决心,后悔的可能性也会更小。

女性似乎天然就和“母亲”这个身份捆绑在一起。


从社会传统观念到影视作品表达,似乎都在见缝插针地褒扬母亲的伟大。母亲被捧上神坛、赋予光环的同时,许多不必要的“母职迷思”也被日渐强化,成为女性的桎梏。

产房里的撕心裂肺、被忽略的家庭内部劳动、“你是否有生育意愿”等职场隐形性别歧视落在女性身上,变成她们普遍面临的困境。但剥去“母亲”这一身份之后,女性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?这或许是目前舆论普遍忽略的问题。

看见母职的沉重,是理解女性的重要一步。《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》一书中,作者泓舟和20多位身处各类困境中的母亲促膝长谈,围绕真实鲜活的母亲群体,进行了一次自我的书写。



《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》


“城市女性所面临的作为母亲的普遍困境,或在每个个体上都是复杂而幽微的。”泓舟写道。只有先了解一个女性在成为母亲之后,生活重心会发生什么不可逆转的改变,人们面对那些“成为母亲”或者“不成为母亲”的选择时,才会更有底气和决心,后悔的可能性也会更小。

女性的未来就一定是母亲吗?有什么人们习以为常但又不合理的“母职迷思”?女性如何从“母职惩罚”中逃离?男性又应该为此负上什么样的责任与义务?带着这些问题,我们和泓舟聊了聊。

为什么是她们?


硬核读书会 :你的访谈对象,是20余位工作、生活在城市,普遍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,有一定经济条件,已育的“城市新女性”,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群体?

泓舟 :在最初构思本书雏形的时候,我就希望用深度访谈的形式来探究母亲们的内心。我自己是城市女性的一员,对这个群体比较熟悉,也相对容易接触到采访对象。

大家是不是天然地认为,当一个女性像男性一样接受了良好的教育,经济独立之后就可以和男性一样,在婚育问题上享有平等了?

但通过访谈,以及查看一些职场调研报告后,我发现女性在职场上获得的待遇,会比较容易受到婚育状态的影响。

比如,求职面试的时候,很多女性都被问过一些个人问题,包括“你准备什么时候要孩子(二胎)”等。因此,很多女性成为母亲后,就走向了人生的十字路口——左边是家庭,右边是工作——不得不在其中反复平衡,甚至是取舍。
觉得新闻不错,请点个赞吧    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,我来说几句
上一页1234下一页
注:
  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,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!
  • 在此页阅读全文
    猜您喜欢:
    您可能也喜欢:
    我来说两句:
    评论:
    安全校验码:
  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

    页面生成: 0.048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22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