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媽媽總這麼累 到底是被誰逼的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我在書裡也寫了,“當我們不再用‘偉大’ ‘超人’等詞語定義母親時,她們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松綁”。


沒完沒了的母職

硬核讀書會 :根據你的觀察,對於生活在東亞社會的女性來說,“母職懲罰”體現在哪些方面?


泓舟 :我認為母職懲罰分為顯性和隱性。顯性的可以在一些社會調查中窺見一二,比如一些女性在婚育後,和男性員工相比,升遷、加薪的機會變少,職業發展軌道變窄。

還有一些我們常常容易忽視的隱性母職懲罰。東亞女性從小被教育得乖巧、懂事、溫柔、耐心、隱忍、順從,導致很多女性在成為母親後,一旦遇到困難,就會有一種“為什麼別人可以,只有我不行”的挫敗感。

也正是因為如此,她們不願意說出自己育兒中的困難,不主動表達憤怒的情緒,不知道如何向身邊人求助。如此種種心理層面的母職懲罰,往往長期存在、不容易被察覺,還會使人內耗,且容易讓女性將一切問題歸咎到自己身上。

硬核讀書會 :上一輩的女性,有一部分會離開家鄉,遷居到女兒所在的城市,幫助女兒解決一些育兒和家務問題。在你的訪談中,一些受訪者也承認,來自母親的幫助確實減輕了自己的育兒負擔。

但實際上,這又是母職懲罰在女性身上的延續:不僅養育了自己的子女,還要繼續承擔子女的母職工作。你覺得這種“沒完沒了的母職”到底從何而來?母親們為何總會主動或被動地延續母職?

泓舟 :我曾經鼓勵我50後的母親,在退休後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,但她反問我:“什麼是自己?”


上一代的女性習慣於為別人而活,年輕的時候總是圍繞著家庭轉,她們幾乎沒有什麼時間、空間留給自己,待年紀大了以後,會自然而然地繼續把自己“關”在家庭裡。對她們來說,這是她們既心有怨言又熟悉且無法拔足離開的地方。

這也是做了幾十年媽媽、帶大了女兒又帶大了孫輩、終於決定在50歲“離家出走”的蘇敏阿姨的可貴之處。她願意突破環境、時代給女性帶來的界限,打開自己的想象力,去過她認為值得的生活,雖然這樣的“換一種活法”好像來得有些晚,但至少她主動給了自己額外的選擇和自由。

如果僅靠女性自己,很難主動結束沒完沒了的母職。因為缺乏育兒幫手、缺乏0—3歲的幼托機構,上一代的女性只能從家鄉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,繼續奉獻。客觀上而言,她們中的很多人無法將自己從再一輪的母職中摘出去。


硬核讀書會 :2017—2022年,我國出生人口連續6年下降。受生育觀念變化、婚育年齡推遲等多方面因素影響,2022年育齡婦女生育水平繼續下降。地球另一端,北歐國家將兒童的撫養視為一種國家責任,挪威3歲以下的嬰幼兒每周可以獲得40小時以上的全日制托育服務,瑞典市政兒童工作者還可以提供上門看護兒童服務。《世界人口展望2022》的數據顯示,2021年北歐各國總和生育率依然表現不俗,丹麥達到1.72,冰島達到1.73,高於其他許多發達經濟體。

全職媽媽的困境和我國出生人口下降的情況,是否能借鑒他國經驗,通過相應的社會福利政策來改善?

泓舟 :一是增加男性的育兒假,而不是延長女性的產假,讓夫妻共同育兒的模式從源頭上得以實現;二是多設立高性價比的0—3歲托育機構,或是在現有的公立幼兒園裡設立托班。這三年的生育率明顯降低,就意味著未來幾年幼兒園會空出不少學位來,或許可以借此機會,充分利用現有的教育資源,解決當下的難題。

硬核讀書會 :你在一次訪談中提到,“男性角色在家庭裡是有退路的,但是女性沒有”。從你這本書中感受到的也是如此,部分男性會覺得另一半在家務、育兒方面天然就做得更好,甚至女性自身也會下意識認為,沒人可以替代母親照料嬰兒的角色。

通過訪談,你覺得在育兒、家庭事務方面做得較好的男性,和一般男性有什麼不同?這類夫妻的相處有什麼樣的特點?

泓舟 :在育兒、家庭事務方面比較積極的男性,通常不會固守“男主外、女主內”的傳統分工模式,會將妻子看作一個獨立的主體,而非以家庭為軸心、依附於丈夫的客體。有一位男性在訪談的時候和我說,作為丈夫,要給妻子足夠的信心和底氣,她才能夠像以前一樣工作,做自己熱愛的事情,有自己的社交圈,不能因為是媽媽,就完全變成另一個人了。
不錯的新聞,我要點贊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37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.0029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