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中國媽媽總這麼累 到底是被誰逼的?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這類夫妻有一個特點:在生育之前,他們會進行一些有關家務、育兒怎麼安排的討論,會提前做好分工,達成共識。在具體實踐中,一旦出現問題和分歧也不逃避,會一起面對,一起討論如何改善。


母職幻想造就母職懲罰

硬核讀書會 :你提到過:“在追逐完美的過程中,女性容易將自我束縛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裡,不得不忍受不屬實,甚至將苦痛視為必要的體驗。”日常生活當中,有什麼人們習以為常,但卻是被塑造出來、完全沒有必要的母性幻想?


泓舟 :當今天的醫療條件越來越發達、可以實現無痛分娩之後,依然有很多人認為產痛是一件“忍一忍就算了”的事情。“為母則剛,生孩子只是做母親的第一關,千百年來都可以達成的事情,為什麼今天要改變呢?”這樣的觀念影響著很多女性,認為做媽媽的第一步就是和“痛” “忍耐”聯系在一起的。

在我們的社會文化裡,有很多關於“天賦母職”的迷思,認為女性天生更加擅長照顧孩子,把父親能做的、母親能做的事情明顯區隔開。其實,在當代社會中,女性和男性一樣,需要不斷地學習、嘗試,才能逐步成長為一個孩子的家長。

硬核讀書會 :很多男性不關注“母親”這個角色,不承擔更多家庭事務。影視作品也喜歡塑造那類不善言辭、多數時候隱身於家庭某個角落、遇到危難時才挺身而出的英雄主義角色。男性沒有意識到,傳統的兩性分工對自己同樣有著隱性的傷害。實現育兒、家庭事務的平衡,對男性來說有什麼益處?

泓舟 :育兒對女性有多少益處,就會對男性有多少益處(笑)。和一個小生命建立紐帶,可以提醒我們每一個成年人,不論遭遇了怎樣的不公、困難,都不要忘記世間的美好與溫柔。

我常常想,我們想擁有一個什麼樣的世界,去看一看孩子熟睡中的臉就知道了。陪伴孩子一起長大,也是我們重新認識世界、認識自我、建立人生第二成長曲線的過程——這麼好的事情,男性一定不能錯過。

硬核讀書會 :那些作為母親的女性,又該如何走出自我犧牲、一昧付出的怪圈?


泓舟 :如果今天的女性將私人領域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掙扎,放在大環境下交織互動,便會認識到,一個母親遇到的問題,不僅僅是家庭的問題,也是城市的問題,更是所在社會系統中龐大而普遍的結構性問題。媽媽們大可放下對自我的苛責,舍棄試圖平衡好一切的執念。

很多女性用日夜履行的母職,為自己築起一道又高又厚的圍牆,把人生的可見性和可能性一分為二,卻無所察覺。如果轉變視角,大家可以想一想,除了妻子、媽媽之外,還想成為怎樣的女性?

當人們認識到,家庭的幸福不應該建立在女性個人生活的缺失上,隨著觀念的扭轉,微小的改變就會逐一發生。在飛快的現代社會節奏中,嘗試著更新傳統母職的內容,向外連接一切可以連接的力量,策略性地後退,讓爸爸們在家庭領域裡向前進一步,讓“工作—家庭”的平衡,成為雙方一起面對、思考和改變的現實難題。我在書裡提到了一些育兒的多種模式,也歡迎大家讀後一起探討。


硬核讀書會 :傳統母職的規訓,很大程度上受到傳統思想和媒體日積月累的表達所影響,例如,部分媒體會高度贊頌犧牲自我、全身心投入家庭的母親角色,以至於對社會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,認為無私付出便是母親的應有之義。

同樣是親子節目,《爸爸去哪兒》和《媽媽是超人》兩個節目在名稱上的區別,已經可以窺見人們對父親和母親不對等的社會期待;50歲決定“和生活請個假,不做他的妻,不做孩他媽”的蘇敏,獨自進行自駕游,她的故事即將被改編成電影,片名卻是《親愛的媽媽》。

在你看來,當媒體和公眾討論“母親”“家庭”等議題時,在表達上應該注意什麼?公眾期待什麼樣的表述?

泓舟 :少一些類似於“為母則剛,無堅不摧” “媽媽的眼界、性格決定了孩子和家庭的未來”的表述,也可以少一些對母親的歌頌。母親在家庭、育兒中的付出和奉獻,是我們已知且一直在不斷反復強調的內容,這只會把女性架在一個無法犯錯、羞於索取幫助的神聖位置上,進一步增加女性的性別壓力和焦慮。

可以多一些對母親復雜面的關注,尊重她們僅作為一個獨立個體的喜怒哀樂,理解她們多樣化的選擇,鼓勵她們拋棄沉重、煩瑣的母職,沉浸入她們應得的自由和快樂。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,我來說幾句
上一頁1234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2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23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