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溫家寶: 罕見公布近照 溫家寶的預言終成真

QR Code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在1989年的北京學生民主運動中,趙紫陽支持和同情學生對胡耀邦的紀念,而時任總理李鵬及中共左派元老們認為學生運動是反黨。在趙紫陽出訪朝鮮期間,鄧小平拍板發布了“4.26社論”,將學運定性升級為“反革命動亂”。5月16日,趙紫陽在會見來訪的蘇共總書記戈爾巴喬夫時,透露了中共在重大問題上必須向鄧小平請示的黨內決議。鄧小平因此與趙翻臉。17日,鄧小平在家召開會議,拍板決定調兵進京、戒嚴。


鄧家會議之後,趙紫陽已被實質奪權,中央辦公廳也被撇在了一邊。趙紫陽下台已成定局,溫家寶很清楚這一點。

1989年5月19日凌晨,趙紫陽天安門廣場探望絕食學生。溫家寶站在趙身後的鏡頭,給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
在中辦溫家寶手下工作過的旅美學者吳稼祥曾寫道:溫家寶其實是可以不陪趙紫陽去的,當溫家寶向天下展示他那張臉時,可能已經把政治安全置之度外了。他當時那樣做,選擇的並不是陣線,而是做人的良心。

趙紫陽班底大范圍被整肅的情況下,溫家寶卻被鄧小平和元老們繼續留任,成為新任總書記江澤民的中辦主任,一直到1993年。

有人說,溫家寶有兩面性。這也有道理。溫家寶胡耀邦挑選的人,他對改革忠誠;同時,在八九六四前的關鍵時刻,他沒有反對鄧小平和元老們定性學運為“動亂”以及實施戒嚴,表現了政治忠誠;他冒著政治陪葬的風險跟隨趙紫陽去廣場,可見他不是賣主求榮之輩。這些可能都是鄧小平看重的。

還有一些圈外人則指責溫家寶狡猾,沒有站在趙紫陽一邊力挽狂瀾。

吳稼祥則表示,溫家寶是一個兢兢業業做事、克勤克儉、沒有政治野心的技術官僚。因為他不會另立山頭,他只會補台,不會拆台,誰想治天下,都希望得到這樣的人。

1993年,溫家寶被提拔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,成為農村工作小組的副組長。1998年,朱镕基成為總理,他提名溫家寶為副總理,主管農業和金融。溫家寶沉穩低調,默默協助朱镕基做好工作。朱镕基力推溫家寶為新一屆總理人選。

在2002年中共十六大上,戀權的江澤民給新任總書記胡錦濤埋了很多雷。江時代的政治局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7常委組成,江澤民有一票否決權。到了胡錦濤時代,江澤民把政治局變成“九龍戲水”格局,將兩個親信塞進去,使政治局變成9人組成,並且變成了所謂“集體領導”,胡錦濤沒有一票否決權;9名常委中6人是江的親信,按照舉手投票決定大事,結果就是江說了算。


在最重要的總理人選上,胡派和江派拚死力爭。溫家寶成為胡錦濤江澤民都能接受的唯一人選。為什麼胡錦濤也能接受溫家寶呢?

胡溫十年

溫家寶到甘肅地質隊的1968年,胡錦濤也到了甘肅劉家峽水電站。二人幾乎同時被提拔到甘肅省府蘭州任職。1980年溫家寶被調到北京胡錦濤也被調到北京。胡溫二人早就認識,並惺惺相惜。只是他們不曾想到,兩個平民會扮演國君和宰相的角色。


2003年3月,溫家寶成為新任總理,從此與胡錦濤開始了十年政治。在江派人馬掌控軍隊、武警和文宣系統的情況下,胡溫十年,幾乎是“政令不出中南海”。

2008年5月12日,四川汶川發生8級大地震,數十萬被壓在廢墟下的災民等待救援。溫家寶第一時間趕到災區,胡錦濤命令軍隊總參和武警配合。但是,溫家寶多次下令,軍隊卻遲遲不動,食物和藥品也沒及時空投到災區。溫家寶氣得把電話摔了。

媒體傳出,溫家寶對傘兵指揮官無可奈何的話:“我就一句話,是人民在養你們,你們自己看著辦!”胡錦濤也趕到災區支持溫家寶。過了黃金救援的72小時之後,江澤民的心腹郭伯雄才指揮軍隊行動。

作為完全被江澤民架空的胡錦濤,執政十年只求安穩,他不像溫家寶那樣要進行政體改革。但是,二人在削弱江派勢力上完全一致。做了兩件大事。一是打掉了上海一把手、江澤民的死黨陳良宇,二是扳倒了挑戰中央的薄熙來

薄熙來重慶“唱紅打黑”,“毛左”勢力甚囂塵上。薄熙來黨羽眾多、且有政治局中的江派盟友支持,除了胡溫二人之外,政治局其余常委都去過重慶挺薄。儲君習近平甚至兩次到重慶公開為薄熙來重慶模式”叫好。在胡溫苦無良策之際,發生了王立軍出逃美國領事館事件。

溫家寶抓住機會,第一個站出來推動查處王立軍薄熙來
覺得新聞不錯,請點個贊吧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58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08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