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广告联系 | 繁体版 | 手机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欢迎您 游客 | 登录 | 免费注册 | 忘记了密码 |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

首页

温哥华资讯

温哥华地产

温哥华教育

温哥华财税

新移民/招聘

黄页/二手

旅游

当暖冬遇上滑雪热:没有雪一切没有


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,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... 图标,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谢谢!
滑雪场如何绿色转型


正是在这种背景下,滑雪场不得不考虑绿色转型之路。

2022年,以二氧化碳替代氟利昂制冷的零上人工造雪技术在北京冬奥会亮相,可以做到在0℃-15℃气温环境下实现高品质造雪,满足低能耗、全热回收与零碳排放的环保要求。方琰表示,该技术目前未在室外雪场普及,但采用环保制冷剂,实现高温环境下造雪,是未来人工造雪技术提升的重要方向。


南方周末记者从广州热雪奇迹滑雪场了解到,为节能减排,该室内雪场采用光伏设备为这个占地面积7.5万平方米的“大冰箱”保温隔热。不过,国内多数室外雪场仍未开展碳排放测算和低碳管理举措。

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,国际滑雪场主要采用绿色交通、可再生能源、更新造雪技术等方式实现可持续运营。


滑雪旅游业最大的碳排放来源是游客往返滑雪场的交通。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,阿尔卑斯山脉附近雪场开始提倡“无车度假”,在雪场周边及内部提供免费的电动接驳车。

造雪系统会产生多少碳足迹,与能源供给形式相关。Daniel Scott强调,采用燃煤发电的雪场,碳排放量远高于采用水力、风力等清洁能源发电的雪场。“在加拿大和美国,一些滑雪场已经开始制定可持续发展计划,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,减少造雪产生的碳排放量。”


公开资料显示,世界上最大的滑雪胜地之一,奥地利的阿尔贝格滑雪场(Arlberg Ski Area)拥有独立的水力发电厂,100%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为其基础设施供电。

同样位于阿尔卑斯山脉的基茨比厄尔滑雪场(Kitzbühel Ski Area)对雪道的海拔、坡度等数据进行分析,确定了不同区域所需雪量,并采用GPS数据测量天然积雪深度,确保智能造雪机只生产必要的雪量,从而节省水和能源。

“把现有的造雪系统和可再生能源融合,以及实现全智能化造雪,也是减碳的可行路径。”方琰说。
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     无评论不新闻,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
上一页1234下一页
注:
  •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,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!
  • 在此页阅读全文
    猜您喜欢:
    您可能也喜欢:
    我来说两句:
    评论:
    安全校验码:
   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

    页面生成: 0.029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5 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