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溫哥華資訊

溫哥華地產

溫哥華教育

溫哥華財稅

新移民/招聘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從醫者變成病人,“鴻茅藥酒事件”當事人的劫後余生(圖)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日常作息逐漸規律化以後,譚秦東打算給自己的前半生做一個總結。


當年他在看守所的97天,讓他出來後感歎自由真好,過去的那些遭遇,逐漸讓他懂得了“禍從口出”的道理,回歸生活後他說自己變得謹慎和克制,偶爾有一些熱點話題出現會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,但都是不痛不癢。他說,自己這個脾氣忍不住想去表達,但現在自己會把握好那個度。

與網絡空間裡被聚焦的“譚彥祖”以及醫院裡接受門診咨詢的“譚醫生”有所不同,在租住的小區附近,很少有人知道譚秦東是誰,以至於走在路上,人們都不會刻意去注意這個已經有點身體佝僂臉色也有點差的男人。


三重身份相疊加並交叉。他試圖遠離人群和喧囂,每次樓下散步都是繞一兩圈就回家,也不過多與人打交道,他清理內心,把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單純,盡量減輕身體負擔,“我現在活動多了都覺得累,上午吃了飯,寫點東西就會休息。”

同時,他又很清醒,他非常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,每天什麼時間點吃藥,吃哪些藥,以及什麼藥會產生怎樣的副作用。長期從醫的他,有著很完備的醫學常識和豐富的醫療資源,但他確實感覺到很累了,身體每況愈下,並非短期就能治好。



正在彈吉他的譚秦東。楊峰 攝

譚秦東打算回歸生活,好好治病、養身體。他開始學著彈吉他,寫散文,燒香誦經。在文章裡,他形容,“嘀嗒的雨聲似乎有著說不完的故事,城市被雨水染得清冷,但也更加靜謐和有風情。”

譚秦東:我是一個命苦之人!


我是譚秦東,很多人估計已經忘記我的名字了,2018年藥酒事件的新聞當事人。這些年我慢慢地淡出了大家的關注,默默地過著普通人的生活。

2018年以後我嘗試著回公立醫院找工作,卻是四處的碰壁,許多公立醫院因為我是輿情人物而拒我之門外。最搞笑的就是前兩年我在廣州的一家公立三甲醫院找工作的時候,到最後一關院長看我的簡歷時,說這個人有問題不能要,怕不安全。還有廣州的一家民營三級醫院,我都已經聘用進去了,網絡運營部門突然向院辦反應,說這個人是個新聞人物,不能要,怕影響公司的股價。

我他媽就是社會的一個笑話,活的憋屈。


我真的相信了古話,殺人放火金腰帶,修橋補路無屍骸,這就是現實。

苦難總是伴隨著我的人生。從18年的事件以後,我工作也不太順利,在社會上也是處處碰壁,多種疾病纏繞我身。2023年11月,突如而來的急性腎衰竭,在慢性腎臓病的基礎上一下把我推入慢性腎衰竭四期,作為一個醫者,我知道我疾病的終點和轉歸是什麼,但我還想繼續活著,想有尊嚴地活著。

前段時間媒體的采訪讓我又有了關注,很多關注我的好人要給我開通募捐,我拒絕了。也有一些直播公司找我過去直播帶貨,我也拒絕了。哪怕身處荊棘,長期忍受貧困、病痛折磨的我依然選擇憑自己良心做事,我不幹出賣良心的事,我邁不出那道坎。

但人總會向現實低頭的。去年11月份,我因病離開醫生崗位以後,在三個月內住了四次院。我在民營門診部,沒上班是沒有人會給你發工資的。但在我落難的時候,我的大學同學還是不斷地給予我幫助。他們一直在幫我交醫保和社保,我現在每個月就是靠著他們給我攬的活寫一些文案,賺一點點生活費。但是每個月龐大的醫藥費和家庭生活開支已經壓得我喘不過氣了,原來生病真的能讓一個人迅速破產!

我還想繼續活著,想和妻子一起陪伴我的女兒長大,孝順我那白發蒼蒼的母親。

我是一個命苦之人,現在的我已經無路可走了。我現在唯一能想到的生活來源就是開個書店賣書,我認為賣書為生還算是比較體面而不失尊嚴的活法,我希望靠賣書能夠拯救我的余生,讓我還有力氣走完我那倒計時的人生!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無評論不新聞,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
上一頁123下一頁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在此頁閱讀全文
   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31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.0014 秒